景觀雕塑

服務熱線

18500621221

通用banner
您當前的位置 : 首 頁 > 雍錦資訊 > 公司動態

據說曲陽石雕這些考究,在當地都是基本功

2020-01-30 19:12:27

 一、漢白玉

是指顏色潔白的細顆粒的大理石,潔白脂潤,堅硬細膩,是上等的建筑和雕刻材料。主要成分為碳酸鈣。傳說從漢代就開始應用于雕刻和建筑,所以叫漢白玉。其實還有一種通俗的說法,漢白玉三個字說出了它的特征:“漢” 應為“汗”,是說漢白玉并不是潔白無瑕的,而是隱含著淺淺的紋路,好像人出汗的印記一樣,“白”是指它的顏色要白的刺眼,“玉”指它瑩潤有光澤,微微透光有玉感。城市雕塑


中國漢白玉儲量不大,主要分布在北京的房山、四川的寶興、湖南的萊陽、河北的曲陽。山東萊州和河南的南陽也有出產,北京房山區高莊所出的一等漢白玉稱為“中國一號”,曲陽漢白玉早在2000多年前已用于雕刻,較其他地方應是使用歷史很長。


二、曲陽石雕產生的條件

《曲陽縣志》記載,“黃山自古產白石,可為碑志諸物,故環山諸村多石工”。曲陽城南的黃山盛產漢白玉,潔白晶瑩,堅韌細膩,易受刀,是雕刻的上好材料,這資源是曲陽石雕早期發展的基礎條件和因素。


曲陽人早用這種石材做成石柱座、石門墩、石臼,甚至錘布石、豬槽子等生活器物,后來做成石碑,用來記事,一直到雕刻佛像等,藝術都是由生活而升華的,繪畫、詩歌、戲曲都是這樣產生的。


早期的人們對大自然充滿敬畏,認為萬物有靈,人們雕刻了諸如石虎、石羊、石馬等,祈求風調雨順,平平安安。石俑是用來陪葬的,出現的也較早。


五世紀左右,中國進入南北朝時期,佛教自印度經西域傳到中原,以定州為中的地區是重要的佛教發展區,曲陽盛產漢白玉,正是佛教造像所需的上好材料,加上曲陽工匠多年雕刻技藝的積累,曲陽石雕進入了1個爆發期。這一時期雕刻了大量的佛教造像,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。


1954年,在曲陽修德寺舊址發掘出一大批白石造像,共有2200余件,大部分是這一時期作品,數量大,精品多,在中國佛教造像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。

城市雕塑


標簽

下一篇:雕塑設計不能太任性2020-01-30

Z近瀏覽:

欧美性开放少妇